编者的话: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一批批青年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之光指引自己:他们心有大我,将一腔热情投入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中;他们以德立身,努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指明灯”;他们求是创新,在笃行开拓中书写教育强国的新篇章;他们乐教爱生,把做好老师、当“大先生”作为一生的志业。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又到五四青年节,在这个专属于青年人的节日里,让我们青春作伴、携手前行,用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今天,和小编一起来认识他们,听听他们用青春写就的教育故事……
卢言慧:做学生最坚实的后盾
通讯员 杨映锴
清晨的阳光洒满宁静的校园,透过窗户照进了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一间普通的办公室,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卢言慧已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毕业季将至,上午要修改毕业生的论文,下午要去实验室指导学生,晚上有科研团队的组会,第二天还要去外地参加一场学术会议……每天的安排满满当当,这位年轻的教师却忙得有条不紊、乐此不疲,虽顾不上细细品味春天的气息,内心却已然充满耕耘的希望与收获的幸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人,护士是糖尿病管理的主力军。卢言慧曾是一名临床护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服务的初心,让她逐步转向糖尿病领域的科研工作,让科研服务、指导、引领临床的梦想逐渐清晰。在成为北大博导后,卢言慧致力于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她把对科研的热情与执着转化为日常习惯融入生活,经常利用点滴碎片时间思考课题项目,“有时候我早上刷牙、等公交时还会在脑海中回忆昨天的实验和论文。”卢言慧笑着说。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卢言慧不仅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更是一名研究生导师,既是学生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又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护理学院2021级博士生杜亚格是卢言慧的学生,由于课题组开展跨学科研究,杜亚格最初对实验室操作有些陌生,在进行小鼠行为学测试时屡屡碰壁,有时会感到消极沮丧。卢言慧不仅手把手地指导操作,还经常带着她向统计专家和专业实验老师请教,帮助她重拾能做好科研的信心。作为过来人,卢言慧深知研究生面临的巨大科研压力,她在敏锐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后,及时与学生谈心谈话、暖心交流,有时还会带着他们爬山郊游、亲近大自然,陶冶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的情操和情怀,帮助学生不断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青年导师,卢言慧用真心真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成为学生眼中的知心姐姐。她对这些外地来京求学的学生生活非常关心,每逢传统佳节,都会精心准备粽子、汤圆、饺子等美食与学生分享,让大家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在生活中他们还会一起谈论出游旅行、电影音乐等这些“年轻人”的话题,给严肃认真的科研氛围注入轻松融洽的“调味剂”。护理学院2021级硕士生宋颖对卢老师的第一印象是热情真诚,笑起来像邻家大姐姐一样温暖。在宋颖刚入学时,卢言慧担心学生每天来回跑不方便,就把自己的电动车给宋颖用。
不论是组里的研究生,还是听过她上课的学生,大家对卢言慧的评价都是对待科研一丝不苟,对待学生无微不至。“她是我们乘风破浪的好榜样、好姐姐!”从一名中专生,一步步成长为北京大学的优秀青年博导。一路走来,有坎坷曲折,有欢笑有泪水,如今都已成为最生动的青春注脚和最美好的回忆。“在人生的旅程里,有学生和科研作伴,就是我最开心和幸福的事。我将继续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卢言慧说。
刘亦伦:讲台上奏响青春之歌
中国教育报记者 李帆
“如果不用圆规,你有哪些创造圆的好办法?”课堂上,刘亦伦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规”问题。
自主探究后,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我用绳子和笔制造了新圆规。”“我用正方形的纸不断对折,像窗花一样剪成圆。”“我在陀螺上画一个点,旋转成为一个圆”……
听课老师暗暗赞叹。“问题的牵引和老师的点拨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种下了创新的种子。”老师们对刘亦伦的课堂给予了一致好评。
对于一名入职刚3年的新教师来说,这样的肯定来之不易。
毕业于浙江大学、身高192厘米的刘亦伦,学的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出于对教育的热爱,毕业时他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站在孩子们中间,刘亦伦俨然是一个“巨人”。初来乍到,孩子们对这个高个子老师很感兴趣。“但当我的课堂没有吸引力时,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明显就减弱了。”善于观察的刘亦伦领悟到,不系统学习教育学,仅凭一腔热血站上讲台,远远不够。
“年轻教师要蹲下身子,沉下去,不仅要研究教材内容,还得琢磨学生的新特点,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刘亦伦开始主动“游学”。他把年级所有数学老师的课表都抄下来,只要有空,就去听;不仅课上听,课下也跟着学,跟着老师们一起制作教具,虚心请教,提出建议。他还主动打开教室,邀请其他老师前来指导。
学习、思考、实践,刘亦伦的课不断改进。一次课后,教研员对他说:“在你的课上,我看到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难能可贵。未来是属于创新人才的,你可不可以在学生创造力培养上更深一步?”
这深深地触动了刘亦伦。作为“第二班主任”,他常带着孩子们参加活动。图书义卖、运动会入场式设计、小课题研究,总是闪现着孩子们的创新火花。“但很多时候,这些火花被我们看作一时的灵光乍现,没有系统的引导和积累,无法形成一种思维方式。”
“基础教育阶段如何进行创造力的早期培养?”刘亦伦带着年轻教师的朝气与灵动,开始打造自己的创造力课堂:收集学生提出的真问题,设计出“帮体育老师画直线”“绘制校园绿化平面图”“唐僧师徒四人谁是西行路上MVP”等真实而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知识的创造性运用中,孕育创新的品质与思维。
一年半后,还是那位教研员来听课,点评时连说“三个突破”:“突破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定式,突破了学生思维路径的依赖,突破了学生思维逻辑的局限!”
“突破”渐成刘亦伦的鲜明标签:他突破传统手段,主动拥抱信息化新技术;突破育人路径,把班级足球赛变成人人学做事的实践场……
“人,需要找到一个为之奋斗终生的志业。”刘亦伦清晰地记得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在他入职时的这句话。扎根于清华附小,从学生到教师,刘亦伦努力用青春抒写着新时代教师的奋斗之歌。
徐微:带出“有灵魂”的班级
中国教育报记者 林焕新
“怎么把课上好?”这是接下“深耕计划”帮扶任务后,徐微脑海里第一个念头。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启动国贫县教育精准扶贫“1+1深耕计划”甘南项目,组织教师到教育薄弱地区送教帮扶。尽管徐微此前没有送教帮扶的经验,但作为长春市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年级党支部书记,她“觉得自己必须先上”。
于是,徐微一边带着3个班的课,当班主任,完成期中考监考、阅卷,一边挤时间准备送教内容。“甘南县的老师需要什么?”“怎么实实在在地帮助那里的老师?”……徐微不断地调整讲课方案。
“5月初,下着雨,很冷。”从长春出发坐火车到达齐齐哈尔,再转客车,徐微和4位同事终于到达了甘南县。“那天,几乎全县学科教师、班主任都来了。”他们围着送教老师问问题、留联系方式,徐微至今都清楚地记得现场那种热烈又温暖的感觉。
从黑龙江省甘南县,到吉林省安图县、通榆县、大安市,再到贵州、内蒙古、青海、福建……“深耕计划”开垦着更加广阔的教育土壤,徐微也从送教团成员,变成了所在年级的送教带队人。
东北人的热情与实在在徐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给不同地区学校师生上课,她每次都要重新精心准备内容,比如同一个知识点,她依据难度划分了几个等级的题目,尽可能地让当地师生易接受、有启发。“有人需要我,我又能帮到人家,这让我觉得很有力量、很高兴。”徐微说。
而不知什么时候,她的教学理念、方式也变了。“10年前,我带的毕业班成绩特别好。学校一位老教师告诉我,光做好一个班主任还不够,要让班级有灵魂。当时我并不理解。”徐微是“严师”,对学生成绩抓得很紧,这还不够吗?“通过帮扶送教,我接触了更多样的学生和教师,重新认识了教育的意义。当老师,不仅是要让学生成绩好,也不仅让自己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学生好,更要让所有学生成长成才,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现在,徐微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特长,尤其注重学生德育工作。“最近还因为几名学生缺少团队精神发了火,但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了‘有灵魂’的意义。”徐微说。
徐微也在不断学习。为了讲好健康知识,她考了营养师资格证;为了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她自购专业书学习、找专家请教……“严师”徐微更努力走进学生心里,成了学生更加信赖的“大朋友”。这几年,许多学生毕业后依然与徐微分享大学里的趣事、烦恼。
让徐微欣慰的不仅如此。如今,东北师大附中全校教师都参与到“深耕计划”中,每次出行都是全科出动,更年轻的教师来向徐微请教。问得最多的还是:“怎么把课上好?”
“东北师大附中首任校长陈元晖老先生说过,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不要当教书匠。”从徐微2005年到东北师大附中任教的第一年起,她就开始思考“教育家”是什么样的,“教育家一定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也一定会不断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如今,作为“中坚力量”的徐微希望继续沿着教育家、前辈们的足迹,不断“深耕”,带动更多青年教师,做基础教育的担当者、育人育才的志愿者。
杨渊:守望山区孩子的梦想
中国教育报记者 杨国良
在湖北恩施大山里长大的杨渊,妈妈也是一名乡村教师,因此,她深知山里孩子的求学不易,像妈妈一样当一名乡村好教师是她的梦想。2013年,杨渊考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泔溪镇太吉村小,如愿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两年后,她从条件相对较好的酉阳县泔溪镇,考到了更为偏远、更缺老师的重庆市黔江区马喇镇官庄村小。“你这不是从‘米箩箩’跳进‘糠箩箩’吗?”同事们笑着说。
来到坐落于海拔九百多米大山深处的官庄村小,这里的情形是杨渊没想到的。几个老师分一碗泡面、停水停电、点蜡烛工作是常事。“最害怕晩上没有电,门被风吹得咣咣响。”杨渊说。
大山里的孩子没有太多奢求,一根小皮筋,一张小贴画……看到孩子们蹦起来、跳起来,杨渊也很高兴,“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这些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感受到爱”。
孩子们没有见过显微镜,她找来一个废旧显微镜,带他们看蝴蝶的翅膀,孩子们争着看,眼睛都不眨一下。
孩子们没看过歌唱会,她找中心学校借了一个音响,搬来七八条板凳,孩子们唱得很开心。
为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状况、成长经历,她一直坚持家访。“春天闻着油菜花香,夏天冒着大雨滂沱,秋天踏着满山落叶,冬天踩着万瓣雪花……”家访路上,杨渊写了这样几句话。
那些无法随校就读的学生怎么办?小宇(化名)是一名脑瘫患者,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对小宇这类儿童,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对于“送教上门”,小宇的爷爷起初是排斥的:“别来了,我们娃病得重,来也白来。”杨渊坚持:“我去了,多一个人关心、陪伴孩子,也是好的。”每次,杨渊都会带上绘本、教具,教小宇语音、实物配对。在杨渊的耐心陪伴下,小宇有了不小进步。这些年来,她送教上门达上千学时。
2017年,官庄村小撤并后,杨渊又来到重庆市黔江区马喇镇中心小学任教。在学校支持下,她组建了学校第一支校园足球队。在她的努力下,她这个业余“土”教练带着孩子们战胜了多支城区学校的“专业”球队,获得了区级联赛亚军。如今,学校篮球、田径、乒乓球、合唱、绘画……乡村少年宫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孩子们加入,学校也热闹起来。
去年3月,杨渊又调到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镇中心小学校任副校长,“组织信任我,予以重任,我应该担起这份责任,勇挑重担。哪怕我无法成为最优秀的,但我定会成为最努力的那一个”。11年乡村教师岗位的坚守和执着,她收获着快乐,也守望着山区孩子们的梦想。
胡淼:指尖上绽放的生命
中国教育报记者 刘博智
“都实现,每一个愿望都实现!”在今年央视春晚长沙分会场《都实现》节目现场,有一位特殊的表演者——她全程用手语进行表演,铿锵有力的动作、温暖坚定的笑容,受到网友的纷纷点赞。
她就是来自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青年党员教师胡淼。而这样指尖上的“舞蹈”,每天都在温情上演……
2017年,胡淼来到长沙特校,开启了和残障孩子们的相伴之旅。由于听力障碍,聋生获取信息途径少而不畅,知识储备不足……这给她的地理学科教学带来极大挑战。为了与学生顺畅地交流,让他们从有限的地理课堂走向广阔的世界,她书不离手,一个月就把手语书摸得泛黄,连封面都掉了。最终在新教师手语测试中获得了唯一一个满分。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活动设计,她常常“自虐”,一份教案最多修改了32稿。
哪怕是走上行政管理岗位,她也从未放松专业提升,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培训,每节课后必有反思。她说:“我学得精了,孩子们才能学得好。”
在胡淼的心里,孩子成长始终是头等大事。为了实现听力障碍孩子的舞蹈梦,她潜心研究手语舞蹈和手语指挥。作为非艺术学科教师,她“破格”加入了长沙市“翼之梦”残疾学生艺术团,担任手语指挥一职。
有一次,为了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连续好几个38摄氏度高温的晚上,她和艺术团同事关着灯在体育馆连续练习指挥动作4个多小时。汗水浇灌终于结出硕果,舞蹈作品《4月2日》获得了湖南省艺术汇演金奖。在她的助力下,聋生、盲生、孤独症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在全国乃至世界艺术舞台上绽放圆梦……
“能看到孩子们自信满满的笑容是我最开心的事。”在胡淼看来,“与其说是我们在教授这些残障孩子,不如说是这些孩子给予了我生命无穷的力量,我要把更多的能量传递给全社会的残障人士。”
为践行这一承诺,胡淼牵头组建了由200余名师生组成的“翼之梦”志愿服务队。校内每周为家长开设手语小课堂,为家校合作建立起无障碍沟通的桥梁;在社区组织师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慰问孤寡老人等志愿活动,近5年来累计服务时长8000余小时,服务2000余人次。“翼之梦”志愿服务队获评湖南省“最佳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胡淼先后获评“长沙市优秀教师”“长沙市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
有人问她,作为一名“90后”,是什么力量让她对特殊教育如此热爱、坚持?胡淼想了想,坚定地说:“当每天见到孩子时,他们的眼睛会给你答案,给我力量。”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5月4日04版
暂无评论,30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