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北五校联盟2024届高三5月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facai
预计阅读时长 51 分钟
位置: 首页 学习新闻 正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见到大大小小的博弈,博弈可以是多人参与的,也可以是在多团队之间进行的。在博弈中,参与者会受到特定条件的制约,且都希望能使自身得到利益的最大化。参与者往往会根据对手的策略来实施对应的策略。可见,博弈是具有斗争性和竞争性的现象,而博弈论研究的就是有关这类现象的理论和方法。

若以时间顺序为基准,博弈论可以分为两类: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前者是指在博弈中,所有的参与者共同选择或者非同时做出选择,但是所有的后参与者对此并不知情,即后参与者不知道最初的参与者做出了怎样的决策和实际行动。后者是指在博弈中,所有的参与者采取的具体行动有先后之分,而且后来加入的参与者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前面的参与者的具体行动。在中国古代,博弈论思想就已经存在。人们最初常把博弈论思想用以研究娱乐性质的胜负问题,比如人们在下象棋、打牌中都会用到这类思想。不过,在此阶段的博弈论是相对粗浅的,人们只是根据经验来把握博弈的局势,努力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还没有向着理论的方向发展直到20世纪初,博弈论才正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第一次博弈论进行了系统化和形式化的研究。

冯·诺伊曼用二人零和博弈证明了他的理论。零和博弈是一种非合作、纯竞争型的博弈在这种博弈中,一人赢就意味着另一人必然输,一人胜一筹,另一人必输一筹,两者的净获利;加始终为零。将两人下棋的博弈抽象化后,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若知道参与者集合、策略集和盈利集合,如何才能找到其中的平衡?如何让博弈双方都感到最合理?最优解或最优策略什么?怎样才算合理?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人们常会使用传统的决定论,并遵循其中的最大小原则。具体来说,就是每一位参与者都会猜测为了让自己最大程度失利,对手会实行什么略,并据此制定出最优策略。冯·诺依曼利用线性运算等数学方法成功证明了在二人零和博弈中可以找到一个最小最大解。

此后,约翰·纳什提出纳什均衡的概念。他认定博弈中存在着均衡点,并运用不动点定理成功证明了该点的存在,这一重要的研究为博弈论的普遍化奠定了基础。什么是纳什均衡呢?它指的是:博弈中的所有人都将面临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当对手不改变自己的策略时,他当前的策略是最优选择,如果参与者改变他当前的策略,他的利益就会受损。只要博弈参与者都保持理性,那么他们在纳什均衡点上就不会有改变自身策略的冲动。

在两人博弈中,只要参与者的纯策略是有限的,其必然存在至少一个纳什均衡点。要证明纳什定理必须运用不动点理论,这一理论是研究经济均衡的主要工具。也就是说,找到了博弈的不动点就等于找到了纳什均衡点。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纳什均衡点能让博弈研究在特定的结构中找到有意义的结果。但是,由于纳什均衡点的定义中规定参与者不会单方面改变策略,忽略了其他参与者改变自身策略的可能性,所以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纳什均衡点的应用在多种情况下缺乏说服力,因此一些博弈研究者将它称为“天真可爱的纳什均衡点”。

时至今日,博弈论已经发展成一门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学科。目前,博弈论在多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一些生物学家会利用博弈论来预测生物进化的某些结果,或者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此外,我们还能在演化博弈理论、行为生态学等方面见到博弈论的身影。而现代经济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它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对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全文

(摘编自约翰·冯·诺依曼《博弈论》,刘霞译)

材料二:

从博弈结果看,博弈可以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指博弈前的损益总和与博弈后的损益总和相等,博弈过程只是损益在不同博弈者之间的重新分配。在日常生活中,下棋、打球以及赌博等通常是零和博弈,即你所失去或得到的和对方得到或失去的是一样的。

非零和博弈是指博弈后的损益总和大于(或小于)博弈前的损益总和。非零和博弈根据总和的正负又分为“正和博弈”和“负和博弈”两种。

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或者一方利益的增加超过了另一方的利益损失,因而博弈各方的利益总和将有所增加。一般而言,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正和博弈,每个人自由选择其所需,做出对其而言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策略(行动),从而增加了每个人的收益水平,产生了大于“零”的社会新增利益,是一种最为典型的合作共赢的博弈关系。也正是基于此,市场经济制度创造了巨大的人类财富。

(摘自蒋文华《博弈论:每个人都能成为决策高手》)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弈具有斗争性和竞争性,所以参与者会根据对手策略来实施对应的策略,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B.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的最大区别在于,静态博弈的参与者只能依据对对手策略或行动的想象来做决策。

C.最初的博弈思想多用于娱乐性质的活动,只停留在经验层面,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不具备可考价值。

D.目前,博弈论在多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对生物学领域的影响比对经济学领域的影响更大更广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零和博弈中,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双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也存在合作的可能。

B.“纳什均衡”指博弈双方在对手的选择不变的情况下,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达到一个更好的结果。

C.博弈论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如文中提到的线性运算和不动点理论等就属于数学学科范畴。

D.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合作共赢的博弈关系,交易双方可以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解决方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足球比赛的罚点球环节属于静态博弈。

B.“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属于静态博弈。

C.历史上著名的田忌赛马属于动态博弈。

D.辩论赛的自由辩论环节属于动态博弈。

4.博弈学上有个著名案例——“囚徒困境”,甲乙两个嫌疑人被隔离审讯,警方告诉他们,会根据各自表现,给出不同的判决政策(如下图)。根据图表,下列关于“囚徒困境”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注】第一个数字表示甲的支付(收益),第二个数字表示乙的支付(收益)。判刑的年数用负数表示,零表示释放。

A.该博弈是非合作博弈,不可以提前沟通。

B.该博弈的四种可能结果都属于零和博弈。

C.该博弈中个人最优解不一定是集体最优解。

D.该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点是双方都认罪。

5.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爱情悲剧,有人认为:焦仲卿应负主要责任,在这场爱情博弈中,如果他能坚持下来,焦刘爱情就会有圆满的结局。请结合文中的“纳什均衡点”知识简要反驳这一说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月迹

贾平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缺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

“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

“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每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了,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981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月迹”,本文记叙的不仅是“月亮本身”,还是月亮在人间的投影、行迹、效果。

B.文中月亮象征着一切美好事物,且对儿童的心理描写既传神又逼真,充满了童趣。

C.文中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月亮的特征,这与《赤壁赋》中“月”的特征完全不同。

D.孩子们的“寻月”蕴含着道理:对于美好事物,只有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儿童的视角,写出了儿童眼中特有的“月之形象”,这表现了孩子们对月亮的热爱及他们天真好奇的性格。

B.文章以“月迹”为行文的线索,从“盼月”“赏月”“议月”到“寻月”,前文为后文做铺垫,叙事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C.文章运用了拟人、想象等手法,同时把强烈的思想情感寓于记叙之中,语言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

D.文中“讲故事的奶奶”模式体现了一种民间叙事方式,表现了民间文化,这与《秦腔》所表现的一些文化内涵相似。

8.文中画线部分的记叙颇有哲理意味,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请简要赏析。(5分)

9.有人说,“贾平凹散文的语言风格是变化的”。有些散文(如本文)清新优美,有些散文(如《秦腔》)“朴”“拙”。“朴”即朴素、简洁但意在言外;“拙”即凝重、有力量,给人一种勃勃豪气。请结合本文和《秦腔》简要分析这两种语言风格。(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与敌战,傍与邻国,当卑辞厚赂以结之,引为己援。若我攻敌人之前,彼犄其后,则敌人必败。法曰:“衢地则合交。”

三国,蜀将关羽,围魏曹仁于樊,魏遣左将军于禁等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是时,汉帝都许昌,魏武以为近,欲徙河北,以避其锋。司马懿谏曰:“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俱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而内疏,羽今得意,权必不愿也。可谕权,令犄其后,则樊围自解。”魏武从之,遣使结权。权遂遣吕蒙西袭公安、南郡,拔之,羽果弃樊而去。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今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于是录仁前后功,封都亭侯。

太祖讨马超,以仁行安西将军,督诸将拒潼关,破超渭南。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银等,破之。复以仁行征南将军,节,屯樊,镇荆州。侯音以宛叛略傍县众数千人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还屯樊,即拜征南将军。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

(节选自《三国志》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题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侯音以宛AB略傍县C众数千人D仁率E诸军攻破FG斩其首。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文中是指敌人,与《墨子·兼爱》中“视人身若其身,谁贼”的“贼”意思不同。

B.得意,文中是指得行其意、达到目的,这与成语“得意忘言”中的“得意”意思相同。

C.所以,文中是指用来,这与《兰亭集序》中“所以游目骋怀”的“所以”意思相同。

D.假,文中是指授予、给予,这与《劝学》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的“假”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内容有关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想迁都以避关羽的锋芒,司马懿却认为不应轻易迁都,曹操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B.司马懿认为吴蜀虽然表面联盟,实际上却并不能够真正同心,所以他们才有可乘之机。

C.曹操进攻潼关时,下令将要活埋城中之人。曹仁却劝告太祖要给城里的人留一条活路。

D.关羽围攻樊城,恰逢汉水暴涨,曹仁率几千人守城,粮食将尽,城墙被淹,情势危急。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凡与敌战,傍与邻国,当卑辞厚赂以结之,引为已援。

(2)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

14.两则材料皆提到了关羽和曹仁的樊城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曹仁取得了胜利,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其取胜的原因有何不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过故人陈羽山居

戴叔伦

向来携酒共追攀①,此日看云独未还。

不见山中人半载,依然松下屋三间。

峰攒②仙境丹霞上,水绕渔矶③绿玉湾。

却望夏洋怀二妙④,满崖霜树晓斑斑。

【注】①追攀:追随牵挽。形容惜别。②攒:凑集;聚拢。③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④二妙:同时以才艺扬名的二人或自己推重的二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通过动作描写,借助“携酒”“共追攀”的动作,回顾与友人往昔乐事与真挚情谊,“独”流露出诗人的不舍与挂念,“未还”,写出对友人的思念。

B.颔联“松下”,写友人的居所。“松”在古代诗文中可称为隐者之树,此处特指友人居住在“松下”,暗示友人品性高洁,“三间”暗示友人生活清贫。

C.颈联写友人居处,峰攒水绕,丹霞满天,一湾碧水,渔矶在畔,宛如仙境,表现了友人高雅的情怀,我们也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赞赏、认可与思念。

D.整首诗语言清新,前两联叙事写景,后两联议论抒情,寻友不遇,心中不免失落,游览友人山居,想到友人身在其间的雅趣,亦不失访友之兴。

16.简要分析诗歌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登高望远,借“ , ”两句,将远眺中山川概貌的静态美淋漓尽致地传递给读者。

(2)《项脊纤志》中, “ , ”描绘了归有光潜心静默时,能听见自然界里各种声音。

(3)“眉”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代文人常借此表情达意,比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从此以后,桃花源成为无数人们心中的“胜地”,触不到、摸不着,但很美好,就如同“诗和远方”。

虽然生活中会遇到坎坷,世界也不是活在手机的滤镜里,但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①纵使身在无间,心也恍然若在桃花源。

不过在我看来,桃花源首先应该是眼睛看到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生活的诗意由眼睛传递到心灵,这一定是个 A 的过程。如若眼睛里没有日月山川,没有桃花源,心灵的水云间恐怕也是 B 的空中楼阁吧。②桃花源,就藏在朝夕的日子里,藏在一茶一酒一卷书里,藏在自由自在的生活里。在这个手机霸占生活的时代,我们的眼睛成了手机屏幕的奴隶。尽管一方屏幕里有无限风光,但那些虚拟的风景,哪里比得上原生态的风景美丽?

③这让我想起那个“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故事:吴越王钱镠的王妃省亲归来,正是春光烂漫之时,吴越王便给她捎去一句话:“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世人多半从故事中看到了吴越王善解爱人心意的深情,而未曾注意过王妃也是可爱的。王妃眼中有日月山川,有云朵清风,有草木花鸟。对自然万物有天然热爱的人,必定是有雅趣和情怀的。你能想象王妃走在开满鲜花的陌上是一道多么美的风景:春日的暖风拂动了她的衣衫,她缓步轻移,时而昂首看一下春日的流云,时而在一朵花前流连,时而在一株草前驻足,衣袂飘飘,举止温柔,眼神灵动,宛若天仙。

眼睛里有了日月山川,胸怀和境界才能真正打开。自然博大,万物有灵。日月星辰,亘古永恒;山川江河,绵延流淌;花草树木, C ……只要你的心是静的,一天24小时,都是快乐和满足的;一年四季,都是幸福充盈的。④愿每个人都能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和远方,愿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快乐,愿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身在桃源”的心情。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一定”与文中加点的“一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是一定社会条件的产物,具有时代性。

B.王医生来住院部查房时,你一定能找到他。

C.她开了一个账户,每个月存人一定的金额。

D.想到不一定能做到,想不到又如何能做到?

20.“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技能交换,其实是一种另类的“以物易物”——将我会的技能传授给你,来换取我不会的技能。细想,这不正是班主任分配座位的“套路”吗?让成绩互有偏科的同学当同桌,促使两人取长补短,但 ① 。相比之下,如今以自发自愿为原则的技能交换,可能更加高效且有趣。然而,这种互为师生的学习方式,真的可以低成本实现“1+1>2”的价值交换效果吗?这还得辩证来看。

不可否认,基于兴趣与需求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再通过“前辈带后辈”的传授方式互相“点亮”技能,这种既有社交属性, ② ,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能带来更多技能之外的收获。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交换双方能够实现有效匹配,即“找对人”。这只是第一步,就已难倒不少人。此前便有圈内人自嘲这比“找对象”还难,其难就难在匹配的过程中要实现技能的供需对等,不仅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而且在兑现交换时还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说到底, ③ 。这种情况下,将技能交换当作娱乐消遣尚无不妥,若盲目迷信则可能事倍功半。

事实上,技能交换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十几年前就已风靡一时,近些年更以其独特的社交性在网络上热度不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技能交换的局限性——重社交而轻技能。当前,大+分技能交换集中在专业难度较低的事项上,以兴趣爱好交流为主,而专业性强、耗时长、难度的技能交换,实则凤毛麟角。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过15个字。(6分)

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5字。(5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习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苏轼名句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思想。如“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畏事”阐明了“保持制度的稳定,不怕非议和质疑,大胆作为”的魄力;“犯其至难而图其表达了“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的勇力;“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常”强调了“遇大事要镇定沉着,利害关头要保持常态”的定力。

习总书记引用苏轼名句体现的“三力”,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汲取了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A因果关系错误。文中说“参与者往往会根据对手的策略来实施对应的策略。可见,博弈是具有斗争性和竞争性的现象”。C“不具备参考价值”过于绝对。D“对经济学领域的影响比对生物学领域更大更广泛”于文无据。

2.A“双方也存在合作的可能”错,原文是“零和博弈是一种非合作、纯竞争型的博弈”。

3.C“田忌赛马”属于静态博弈。

4.B“因徒困境”是非零和博弈,因为如果两个嫌疑人能够互相信任对方,选择合作,他们可以达成共同利益。

5.①在两人博弈中只要参与者的纯策略是有限的其必然存在至少一个什均衡点但是什均衡点忽略了其他参与者改变自身策略的可能性。②在焦刘爱情中,博弈双方不只是焦仲卿和刘兰芝,还有焦母、刘兄等人即使焦仲卿不单方而改变对情的坚持策略其他人的参与也可能会改变他们爱情的结局。

解析:根据原文“在两人博弈中,只要参与者的纯策略是有限的,其必然存在至少一个纳什均衡点”“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纳什均衡点能让博弈研究在特定的结构中找到有意义的结果。但是,由于纳什均衡点的定义中规定参与者不会单方面改变策略,忽略了其他参与者改变自身策略的可能性,所以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纳什均衡点的应用在多种情况下缺乏说服力”可知,在两人博弈中,只要参与者的纯策略是有限的,其必然存在至少一个纳什均衡点,但是纳什均衡点忽略了其他参与者改变自身策略的可能性。

据此我们分析焦刘之间的这场爱情博弈时,要注意到在焦刘爱情中,博弈双方不只是焦仲卿和刘兰芝,还涉及到焦母、刘兄等人的参与,这些参与者的策略改变都会影响到焦刘爱情策略的改变。也就是说即使焦仲卿不单方面改变对爱情的坚持策略,焦母、刘兄等人的参与也会改变焦刘爱情的结局。所以焦仲卿应为焦刘之间的爱情悲剧负主要责任,在这场爱情博弈中,如果他能坚持下来,焦刘爱情就会有圆满的结局的观点是错误的。

6.C。“月亮”具有流动变化的特点,而《赤壁赋》中“月”具有“变”与“不变”的特点,所以不能称为完全不同。

7.B本文叙事自然不是波澜起伏。

8.(1)语言方面:第一人称“我们”在文中可以理解为确指——文中儿位小朋友,也可理解为泛指即代表我们每一个人,由个体到人类层面。

(2)内容方面:“月亮”有象征含义,代表生命中美好事物;“印章”也可象征为人生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些象征了生命的意义,由具体到抽象。

(3)结构方面:前文的“寻月”已蕴含着对美好事物追求的道理,此处深化为人生存在价值,升华了主旨。(答一点2分,两点给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1)清新优美:①叠词如款款、银银等具有音韵美;②拟人如“月亮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形象生动;③记叙中寄寓着情感,营造了诗境如“赏月”的描写,很有诗境。

(2)①朴:朴素,没有华丽辞藻,没有繁复的修饰,这正如《秦腔》中秦人刚烈、粗放、忍耐的性格;

②拙:凝重,《秦腔》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厚重;

③有力量不仅体现着秦腔的激越与慷慨,也体现着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两种风格各3分,每种风格里每一小点各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答案解析:BDG

标点参考:侯音以宛叛,略傍县众数千人,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

短句翻译:侯音据宛反叛,抄掠附近郡县的百姓数千人,曹仁带军攻破叛军,斩了侯音。

11.B成语“得意忘言”中“得意”的意思是“得其旨意”。

12.C进攻壶关,不是潼关。

13.(1)凡是和敌人作战,对于临近战区的邻国,应当用卑恭言词和厚重财物来和它结交,引导它成为自己的盟援国。(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傍”“卑辞”各1分)

(2)今日(您)屯兵在坚固的城墙之下,来攻击必死的敌人,这不是好办法啊!(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顿”、判断句各1分)

14.材料一强调曹魏结交了临近战区的孙权,瓦解了孙刘联盟,从而取得胜利;材料二则强调曹仁作为主帅意志坚定,士兵受到了激发鼓励,同时水势渐退又有徐晃相救,从而胜利。(大意相符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凡是和敌人作战,对于临近战区的邻国,应当用卑恭言词和厚重财物来和它结交,引导它成为自己的盟援国。倘若作战中我方进攻敌人的正面,盟国牵制敌人的后面,就一定能把敌人打败。诚如兵法所说:“在同周围有几个诸侯国临届的地方打仗,应当结交盟国作为后援。”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把魏将曹仁围困在樊城,曹魏派遣左将军于禁等人率军前往救援,恰逢汉水暴涨,关羽指挥水师迎战,俘获了于禁等步骑兵三万人,然后把他们押送到江陵。这时,汉献帝立都于许昌,曹操认为许昌距敌太近,想把首都迁往黄河以北,来躲避关羽的兵锋。司马懿却劝阻说:“于禁等人实为洪水所淹没,并不是作战不力所造成的失败,这对国家大局并没有什么损失。如果因此就轻率迁都,不仅是向敌人示弱,还会引起淮河、汉水流域的民众慌惧不安。孙权与刘备虽然结为盟友,实际上是外表亲近而内里疏忌。关羽如今得行其意,孙权必不高兴。可以告诉孙权,令他从背后牵制关羽,那么樊城之围就自然解除了。”曹操听从了司马懿的建议,派遣使者去东吴结交孙权。孙权于是派吕蒙率军西进袭占了公安和南郡,关羽果然放弃对樊城的围困而离开了。

材料二

曹仁字子孝,是太祖的堂弟。河北平定后,曹仁又随太祖进攻壶关。太祖命令说:“攻下城池,将里面的人全部活埋。”围攻数月,没能拿下。曹仁对太祖说:“围攻城池,必须给城里的人指出一条生路。您如今登出告示要将城里的人尽数活埋,他们当然要全力以赴,抵御您而保卫自己。而且壶关城城墙坚固,储粮又丰,如果我们强攻,伤亡肯定惨重,如果包围,又旷日持久。今日(您)屯兵在坚固的城墙之下,来攻击必死的敌人,这不是好办法啊!”太祖撤回了他的告示,壶关守将自动投降。总计曹仁前后的功劳,封他为都亭侯。

太祖征讨马超,任命曹仁兼摄安西将军,督率诸将在潼关抵御,在渭南击破了马超的军队。苏伯、田银反叛,太祖让曹仁兼摄骁骑将军之职,督领七军讨伐田银等人,大获全胜。又让曹仁兼摄征南将军之职,授予符节,驻扎在樊城,镇守荆州。侯音据宛反叛,抄掠附近郡县的百姓数千人,曹仁带军攻破叛军,斩了侯音。回师樊城,于是被授予征南将军一职。关羽进攻樊城,当时汉水暴涨,于禁等人率领的七军营房都遭水淹,于禁向关羽投降。曹仁率数千名士兵据守樊城,城墙没有被水淹没的部分只有几处。关羽乘船攻城,围了好几层,城里与外断了音信,粮食所剩无几,援兵尚未赶到。曹仁激发鼓励将士,表示了誓死守城的决心,将士们被他的精神感动,都没有二心。徐晃带援兵赶到时,大水也渐渐消退了,徐晃从外围向关羽进攻,曹仁得以突围,关羽撤兵。

15.D“后两联议论抒情”错误,后两联是用叙事和写景来抒发感情。

16.思想感情:尾联抒发了对友人赞美和思而不见得惆怅落寞之情。

艺术手法:①衬托,尾联诗人由陈羽想及夏洋,由夏洋衬托陈羽,表现出对陈羽的深深思念;②以景结情,诗人把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见友人的离情融入到清秋霜叶之中,借满崖的霜叶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思而不得见的惆怅哀伤。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抒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抚今追昔感叹别离。上句通过动作描写,借助“携酒”“共追攀”的动作,回顾与友人往昔的快乐与深挚情谊。下句写今日友人独未还的现实。“独”,流露出诗人的不舍与挂念。“看云”,表现友人的高洁不凡。“未还”,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上下句中的昔乐与今哀也形成对照,更显得昔日的快乐与今日分别的痛苦。

领联写睹物思人。上句中,山中人即指友人陈羽,暗示了友人的超尘脱俗。“半载”,半年,极言时间之久,曲折地表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松下”,写友人房子的处所。“松”在古代诗文中可称得上隐者之树,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等便是明证。故而,此处诗人特地指出友人居所在“松下”,暗示了友人高洁的品性。“三间”,写友人房屋之少,暗示友人生活的清贫,表现了友人的淡泊。“依然”,依旧之意。可惜仅是房屋依旧,而人事早非,如何不令诗人睹物思人、睹物伤怀?

颈联写友人山居的环境。诗人写友人居处峰攒水绕,丹霞漫天,一湾碧水,渔矶在畔,宛如仙境,浓墨重彩地再现了友人居处如同画卷的美景。同时也暗示出友人高逸雅洁的情怀。通过文字,我们也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赞赏、认可与思念。

尾联进一步赞美友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上句中,“夏洋”历来多有争论。笔者根据“二妙”多用以称同时以才艺著名的二人或自己推重的二人,认为夏洋是当时可与陈羽比美的才子佳士。诗人由陈羽想及夏洋,由夏洋衬托陈羽,表现出对陈羽的深深思念。下句以景结情,诗人把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见友人的离情融入到清秋霜叶之中,借满崖的霜叶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思而不得见的惆怅哀伤。

17.(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2)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3)众女余之蛾眉兮,谣谓余以善淫/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18.A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自然而然/顺其自然 B摇摇欲坠/虚无缥缈 C生机盎然/生机勃勃/朝气蓬勃

19.B。A特定;B必然,确实无疑:C某种程度的,适当的;D确定的,规定的。

20.D。④处前有“24小时”、“四季”,都在强调时间,后有“平凡的日子”,且都在强调幸福快乐,语境相同,诗句在④处起到勾连作用。

21.①多少有点“一厢情愿”的意思(有“强制”意味即可) ②又有相互督促性的技能交换(或“学习性”也可) ③技能交换是否成功存在概率问题(意思对即可)

22.①技能交换并非新鲜事物,

②之所以大部分集中在专业难度较低的事项上,

③是因为其重社交而轻技能的局限性。

(写出两点给2分,写出三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句子包含正确的因果关系给1分;表达准确流畅给1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3.作文审题及评分细则

一、材料解读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苏轼名句。第二层主要是苏轼的三句名言。第一句:“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含意是“治理国家要保持制度的稳定,不随意更改政策,同时不能因为怕受非议和质疑就束手束脚,不敢作为”。第二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含意是“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无数事实证明,只有追求“至远”,拿出“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才能迎来柳暗花明的胜景与坦途。第三句:“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含意是“当大事来临的时候,不惊慌失措,要镇定沉着;在利害冲突的紧要关头,不患得患失,要保持常态”。只要坚定信念,决策正确,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各种非议自然会慢慢平息。

我们可以将以上三句名言概括为“三力”:一是魄力,指解决问题处理事情时所具有的胆识和果敢的作风;二是勇力,勇气和力量;三是定力,指处变不惊和保持常态的意志力。题目说“作为新时代青年,你从中汲取了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新时代青年”是本文的写作主体,行文中要注意体现主体的任务意识。要结合身份,写出材料对自身成长历程、人生态度、社会国家发展等方面的启发和收获。

二、参考立意

1.“三力”是人生必修课。

2.拥有魄力,增强勇力,保持定力。

3.借“三力”之功,成就精彩人生。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英国留学中介科普:英国博士如何申请?优势在哪?
« 上一篇 07-12
谁闹给谁改成绩,5人被迅速处分,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愚弄百姓?
下一篇 » 07-1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44人围观

目录[+]